Yu Liu's Favorite Talks
AIoT 時代,如何讓微控制器等級的邊緣裝置做做數據分析?
我們將在本場次說明 * 從 IoT 到 AIoT * tinyML 介紹 * MicroPython 介紹 * 使用 MicroPython 收資料後以 tinyML 在 Raspberry Pi Pico 推論 [DEMO] * 學習資源
講者
sosorry
Hi, I'm sosorry.
Tensor Operator Set Architecture (TOSA) 提供了一套常用於深度神經網路的全張量操作。其目的是使得在不同處理器 (CPU, GPU, NPU) 上運行的各種實現規範,能夠在 TOSA 層面上保持一致的結果。
講者
Odin Shen
Business Development | AI edge computing specialist | SoC arch. exploration | Semiconductor functional safety expert | Cloud Native Computing | Co-founder TinyML Taipei | Embedded Maker | Kid's Coding Volunteer
When FPGA became affordable, everyone can create his own chip easily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open sourced FPGA projects on the Internet so even a non-experience software engineer can make their own chip easily.
In this session, I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 and resources for the audiences who want to learn how to make their own chip. I will also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 behinds my open sourced ray tracing GPU project.
講者
Owen
I have 20+ years’ experience on game and GPU industry. Currently I am working for Arm's GPU team and interested in any topics about computer graphics.
考量到對於 sandbox 執行環境的需求,一個高效能且可嵌入式的 RISC-V 模擬器對滿足這樣的需求至關重要。受益於 RISC-V 的開源指令集和龐大的系統生態系,我們的模擬器得以用較低的記憶體開銷和可接受的執行速度來模擬 RISC-V 程式。 本次將介紹如何實作一個精簡且高效指令集模擬器,另外,也將討論如何透過加入周邊模擬,改造為可運行 Linux 的 RISC-V 系統模擬器。
講者
陳彥甫
目前就讀成大資訊工程所碩士二年級並實習於晶心科技,實驗室為前瞻系統實驗室,指導教授為黃敬群教授以及涂嘉恆教授,研究題目為 RISCV 模擬器,專案名稱為 rv32emu,主要研究方向為探討不同實作技巧對編譯器以及現代處理器的影響,並用以提升模擬器效能。
講者
莊集
現職是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所碩士二年級的學生,所屬前瞻系統研究實驗室,指導教授為涂嘉恆教授,研究主題與量子電腦模擬器相關,因修習 Linux 核心實作課程,參與 RISC-V 系統模擬器相關專案。
作為一個系統軟體開發者常常需要在茫茫大海中找臭蟲(BUG),需要快速閱讀大量讀程式碼,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可以幫助我們的IDE,往往正確的配置IDE也是非常重要,因此這邊我會分享如何配置VScode讓他能很好的幫助我們。對於找臭蟲(BUG)與GDB的關係,這主題總是有講不完的經驗 ,使用GDB就像有上限很高的武器可是不會用的話,還是只能把它放旁邊。還有這神兵利器竟然是開源免費軟體比起商業軟體txxxx32更顯高CP工程師的價值。這次會分享如何撰寫GDB python script跟如何讓它幫助我們找到kernel 的臭蟲。這個議程會實例分享如何運用VScode及GDB幫我們找到riscv kernel BUG跟追蹤kernel 行為,聽完後會覺得GDB比printk方便節省加班時間。
講者
wayling
打雜工程師
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鋪天蓋地的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裡面最關鍵的就是進行自然語言處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的大型語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LLM)了! LLM動輒數億到上千億的參數量,對執行模型推論的設備所需投入的資金以及消耗的能源非常的可觀,也不是一般大眾可以負擔的起的. 把模型最佳化到可以運行在大家都可以四處取得的設備,尤其是Edge AI裝置,是AI民主化關鍵的推力. Intel OpenVINO toolkit 以及Neural Network Compression Framework (NNCF), 不只提供了許多模型最佳化的演算法, 例如Quantization, Pruning, …等,也提供了讓這些最佳化後模型得以用最高效率執行的軟硬體環境.這一節我們將透過一些實例的分享,讓大家瞭解模型最佳化的威力,以及讓LLM執行在Edge AI設備的方法.
講者
Chungyeh Wang
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gyeh-wang-5bb23447/ Chungyeh Wang runs AI software & OpenVINO on Intel Deep Learning Accelerators customer enabling for Intel. He loves to dig into customer problems and solve with technology. I have been working on optimizing deep learning application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ecosystem to drive AI revolution.
由國內瑞昱大廠與資策會極力推廣,比ESP32 CAM具有AI功能的升級開發板HUB8735(AmebaPro2),增加內置NPU AI 運算引擎,手把手簡易修改程式即可操作屬於自己的AI模型,其還帶有802.11 a/b/g/n 雙頻Wi-Fi與BLE低耗電藍牙。藉由該議程帶領您了解另外還有奇景光電、新唐所推的SMART-AI-CAM,亦可用於語音、手勢等應用之no-code AI訓練國產開發板,當您遇到資安國安或是標案中指定使用國產晶片,何不來試試可免費申請試用的資策會國產開發板,如效果不錯政府還會幫您免費產品化。
講者
章育銘
資策會講師與工廠智慧化接案人員,通訊大賽、中華電信等多項競賽得獎者,門薩成員。擅長自動化整合、AIoT、深度學習...,參與資策會合作多款國產開發板。
一般播放PowerPoint簡報時都需要一組無線遙控器來控制播放下一頁動作,這裡使用運動手勢就能代替簡報遙控器。主要使用Seeed Xiao nRF52840 Sense(Arduino Nano33 BLE Sense同級產品)作成類似運動手環裝置,並利用開發板上的運動感測器及Edge Impulse TinyML雲端開發平台來訓練運動手勢模型,最後產生Arduino源碼,手動整合BLE HID功能,就能以手勢變成電腦上的按鍵按下,藉此來控制簡報播放。
講者
Jack OmniXRI
來自歐尼克斯實境互動工作室的神奇傑克,在TinyML領域另有一個小名「史蒂芬周」。
[Prime session] Writing a technical book doesn’t have to be scary
自 2020 年起,我開始撰寫 "Zero to Production in Rust”,一本關於使用 Rust 程式語言開發後端應用的書。 初次嘗試寫作,我對於這本書的未來走向毫無頭緒:有人會感興趣嗎?我該從何下筆撰寫內容?要試著和出版社合作還是自費出版?內容該開放給大眾嗎? 這場演講正是三年前的我所希望擁有的指南。我將介紹技術書籍從頭到尾產製的過程,包括主題定義、行銷策略、發行方式(包含開放近用)以及價格設定。 [摘要翻譯自英文] *本場次由 Rust Taiwan Community 與 COSCUP 大會聯合邀請
講者
Luca Palmieri
Luca Palmieri builds technology products for a living. His current focus is on backend developm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the Rust programming language.
He currently works at MainMatter as a Principal Engineering Consultant. He partners with teams across the industry to make sure they succeed in adopting or scaling their Rust usage, where it makes sense to do so. He was formerly at AWS and TrueLayer.
He has been part of the Rust community since 2018 and is best known as the author of “Zero to Production in Rust”, an introduction to using Rust for backend development.
When he is not coding, you’ll find him baking cakes or rolling pasta sheets.
本議程試圖回答以下問題: 1. Side Project 的價值是什麼? 2. 開源專案對職涯的價值是什麼? 3. 開源公益專案能賺錢嗎?
講者
Denken Chen
《立法院大小聲》發起人,軟體開發與寫作經驗超過九年。作品可見個人網站:https://denkeni.org
This presentation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perf, a performance analysis tool for Linux kernel and user program. We will explore how RISC-V ISA and SBI extensions support hardware event profiling.
The target audience includes Linux kernel developers and those interested in RISC-V architecture.
講者
林宇謙
RISC-V system software engineer
Hugging Face 可以說是 AI 模型的 GitHub。最早他們是為了解決自然語言模型的高難度和不相容而誕生的,到現在上面除了自然語言的開源 AI 模型外,還有有許許多多的開源 AI 模型。根據 Google 內部流出的文件指出,開源的 AI 模型很有可能主導接下來整個產業的發展。也因此 Hugging Face 的角色愈來愈重要。
本次演講是針對 Chatbot 入門新手而設計的,會帶大家使用 Hugging Face 上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並且一步步示範串到 LINE 裡面,做成一個聊天機器人。
講者
Ko Ko
Ko Ko 是微軟 AI 領域的最有價值專家(Microsoft AI MVP),同時也是台灣知名的講者。 他是許多技術年會的講者,包含了 COSCUP、 .NET Conference、ModernWeb、PyCon APAC、DevDays Asia 等等的大型年會,累計已超過萬名聽眾。 他熱愛向聽眾分享他的經驗與所學,並且相信這樣分享的過程中能讓彼此都更進步。 今年(2023)三月初他辦的活動 Global AI Bootcamp 台灣線上場,圍繞在 ChatGPT 的原理與 Azure 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門票 150 張秒殺,並且送出一百張的紀念 NFT,相當受到聽眾歡迎。
聊天機器人已經流行了好幾年,但是在應用上始終以「任務型」機器人為大宗,直到ChatGPT的出現,它對於意圖(intent)的理解遠勝許多現有的NLU(自然語言理解)技術,透過導入ChatGPT,真正可以與使用者聊天並且把意圖順利轉換成任務的機器人,將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講者
陳佳新(奇步老爹)
彰化軟體公司奇步應用執行長,具備LINE API Expert及微軟AI MVP專家資格,也是中部人的聊天機器人小小聚、彰化AMA小聚、彰化Google開發者交流社團(GDG Changhua)的主辦人,致力於提升故鄉彰化的數位化能力。
這場分享將帶大家了解實踐開源理念也可以是一個專業的正職工作。先在開頭帶大家看過國際大企業設立的開源辦公室有什麼職位?分別從事什麼工作內容?接著從這些開源辦公室的敘述中去探討企業在開源管理中應該做到什麼,才能實踐開源理念、做到合規授權條款、降低開源資安風險、提升企業與開源社群互動。後半段會透過開放文化基金會的經驗分享,指出台灣企業在開源管理上面臨的挑戰。這股趨勢昭示著台灣市場上有尚未滿足的開源管理的需求,正是開源人才發展職涯的一條道路!
講者
開放文化基金會
開放文化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透過推廣開放科技和跨界合作,在台灣持續的銜繫科技社群與其他公/私領域,來促成開放共創保障數位人權、支持透明涵融的數位公民社會。
自 2014 年創立以來,我們以法人做為組織形式,支持台灣 30 多個開放科技社群,在過程中,不僅是持續性的推廣開放科技概念,我們也開始參與政策倡議,為眾人的數位人權發聲,進而創建了一個在台灣發展開放科技的基地。這些成果並非由開放文化基金會 (OCF) 獨立實現,而是透過科技社群和公民夥伴一起促使台灣的數位/網路環境變得更加公開、透明和公眾參與 — 不論這樣的參與是以個人、社群或是組織為名義。
從分享的初衷開始,並逐漸擴展到國際舞台上,在美國的 Mozilla Summit 擔任講者、在歐洲藍牙論壇成為與談人。透過他人分享的經驗,能夠讓自己成長,同時透過自己的分享,除了能讓他人獲益,也能整理自己思路。這種正向循環在講者的生涯發展中,是個關鍵飛輪。
在跨域實務經驗方面,講者將分享了他在開源社群不同領域的學習經驗,從擔任 COSCUP-GNOME Asia 外交官、COSCUP 銷售組、到 Mozilla Support 在地化的專案負責人,這些經驗使他有機會挑戰產品和技術整合部門主管。他從這些實踐中學會了溝通、銷售、拆解和梳理流程等技能,並將它們應用於職場工作和產品規劃中,促進了他的職業發展。
最後,講者強調了持續與人互動的重要性。他從 Mozilla 開源社群,到 AWS 技術社群,持續在不同領域中探索,例如接觸 Mozilla FirefoxOS 而開始動手玩 AOSP,再因此而在 AWS 上建立健身物聯網。這種持續的互動使他有機會能夠瞭解市場動向,並接觸到各種技術,進而職涯上逐步前進,往理想與夢想邁進。
參與這場演講,一起聊聊,一起連結,一起探索職涯的各種可能性 :)
講者
Ernest Chiang
Ernest Chiang 於 2008 年開始了他的 AWS 之旅。他熱衷於參與在地技術社群,以及透過部落格文章,分享各種 AWS 的思路,將 AWS 拆解後的技術架構與產品、商業思維連結起來。自 2011 年以來,在 Ernest 服務於 PAFERS Tech ,參與各領域的產品與技術整合,將手邊許多軟硬體及雲端整合專案,運作於 AWS 全球和 AWS 中國地區,服務世界各地的客戶。
Ernest 對於技術社群參與擁有豐富的經驗。2009-2014 年,參與籌備台灣最大的 FLOSS 會議【開源人年會 COSCUP】。2010-2019 年之間,Mozilla 代表。
他喜歡跨領域的產品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目前在 PAFERS Tech 拆解健身健康產業,提供歐美客戶軟硬整合、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及提升營運效率的組織作業流程顧問服務。他曾在台積公司擔任半導體領域的製程整合工程師。
2020 年,他獲邀成為 AWS 社群英雄,繼續他的 AWS 學習旅程。
如果你跟他一樣喜歡將事情複雜化,歡迎找他一起交流 PKM 個人知識系統 工作流程 :)
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本地端顯卡建立Meta新推出的大語言模型LLaMA後的c/c++輕量版本Llama.cpp,並利用Micromamba管理其運行環境。 首先,Llama.cpp是一種先進的文本預測模型,類似於GPT-2與GPT-3,但未經過微調,適合於大範疇的問答應用。使用本地端顯卡進行模型訓練能更有效地管理資源。 我們將利用Micromamba,這是一個簡潔、快速且隔離的Python環境管理工具,用於安裝和管理需要的Python庫。 接著,模型訓練的原理主要在於使模型學習如何根據上下文預測下一個文字。訓練完成後,模型將能生成與訓練數據相似的新文本。最後,關於Llama.cpp處理中文的能力,儘管其主要以英文為主,但透過適當的訓練與微調,仍有潛力達到理想的中文生成水平。
講者
Will
hello,我是張奕爲(Will),喜歡挑戰不同領域不同事物,目前Java具備建構全端網站經驗、專案開發方面經歷,約4年的開發經驗,往後將著重於Web Application專案開發。業餘會開發一些自己感興趣的side project
2013年因Docker技術出現後,意識到容器將顛覆IT產業,開始積極投入開源社群,無心插柳成為譯者,技術專欄作家,到金融業技術架構師;透過Docker,學習和使用開源技術已成為資訊人員職涯發展的重要一環。 回顧十年來,如何透過開源技術及開放態度逐步培養個人能力及創造自身價值,如何從程式開發到企業架構規劃的職能轉變,深化硬技能的基礎到培養必備的軟技能,希望這十年的經驗可供開源同好借鏡及反思。
講者
philipz
Philipz鄭淳尹,Docker.Taipei社群共同發起人,國泰金控技術架構師,曾任台北富邦銀行雲端系統部架構師、微軟MVP、momo購物網架構師、臺北榮民總醫院資訊工程師、玉山銀行資訊處專員、宏碁eDC維運工程師。開源技術愛好者,曾在多間大學資工系擔任Docker容器技術講師,並翻譯審閱多本容器技術書籍。
如何克服技術上的挑戰,讓開放原始碼軟體能夠,更容易地進行中文化,例如翻譯校閱流程、語意品質維持、語言檔的管理等。
如何開始中文化專案的準備,與數位部合作的中文化專案:GOV.UK Notify、GOV.UK Forms、IRMA、Element Series、Standard for Public code。各專案對於中文化架構都面對到不同的處理方式,各專案的調整、翻譯平台 Weblate 的建立、翻譯流程、校閱流程的建立,到最後需要實際畫面檢查的方式,都會在議程中分享。
備註:本議題由開放文化基金會 — 軟體中文化專案成員、譯者、校閱者共講。
How to overcome technical challenges to make open-source software more easily adaptable for Chinese localization, including translation and proofreading processes, maintaining semantic quality, and managing language files.
How to initiate the preparation for Chinese localization projects and collaborate with the digital team on various Chinese localization projects, such as GOV.UK Notify, GOV.UK Forms, IRMA, Element Series, and Standard for Public code. Each project may requir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Chinese localization architecture, adjustments, setting up the translation platform Weblate, establishing translation and proofreading processes, and eventually conducting actual screen inspections, which will all be shared during the session.
Note: This topic will be presented collectively by members, translators, and proofreaders of the Open Culture Foundation - Software Localization Project.
講者
Toomore Chiang (ocf.tw)
過去曾在一家手作平台和一家 AI 廣告投放新創公司工作,同時也擔任 COSCUP 開源人年會的行政工作。後來因緣際會參與公部門和開放文化基金會在開放原始碼相關的專案,並希望未來可以協助促進公民團體和開源社群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講者
Peter Chen petercpg
陳品光 (Peter Chen)
長期擁抱開源軟體與自由文化,自 2010 年起參與 MozTW 社群並維護 Mozilla 相關產品與網站內容正體中文化,平時亦貢獻不同軟體專案翻譯。 日常工作為旅遊科技公司 TravelSkope 共同創辦人,從大精靈的角度致力於提供航空業 / 旅遊業 / 旅宿業高品質的資訊系統。
Peter is a proud Mozillian. He contributes to Mozilla by coordin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Taiwan) localization of Mozilla Products and Projects as locale owner, and helping people to get involved to Mozilla easier and better as community steward of MozTW. Besides OSS community, he is co-founder and serves as the president of TravelSkope / Outland Inc., a travel tech start-up.
講者
李欣穎 (Singing)
李欣穎 (Singing Lee)
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開源軟體專案協調與專案推廣、社群經營。
講者
郭景晏 (Rosa Kuo)
郭景晏 (Rosa)
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執行秘書,此中文化專案管理經理,開源社群專案協調。
講者
曾政嘉 (Cheng-Chia Tseng)
曾政嘉 (Cheng-Chia Tseng)
執業牙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習班修畢,台灣中醫醫學會雷射針灸專家醫師,加拿大經典中醫研究院針靈中級修畢;自由軟體譯者,軟體自由協會理事,The Document Foundation 會員
我們打造了 RSA256 這個專案,展示一套開發硬體時的標準流程,依序開發 C model 、SystemC model、再到 verilog module,並開發 Verilator 驗證框架,使每個階段間都能夠交互驗證,加速硬體開發的平行化與正確性。
講者
yodalee
大學修了電路可是出社會之後都在軟體公司寫軟體,最近換公司碰到許久沒碰的硬體,只覺得硬體好難,跟大學一樣都靠同學罩我 QAQ
講者
林裕盛
TODO...
在本議程中,Weithenn 將以自身從事 IT 行業至今 20 年的經驗,分享 Infrastructure Architect 養成技能樹,從一開始的專科畢業,憲兵退伍,油漆工,網工班……等,直到開始接觸 FreeBSD 之後,整個職涯卻產生化學變化開始了不同的走向。
此外,也將分享 Weithenn 在職涯上的個人作法和選擇,例如,角色定位、學歷無用論? 餘裕、避免落入沉沒成本謬誤、時間管理、制約、自我學習…等,如何從寫部落格開始,到撰寫雜誌技術專欄,出版多本書籍,公開活動演講,進而獲選 Microsoft MVP 並成為台灣第一位 VMware vExpert……等。
最近 Weithenn 的 2023 年目標,則是希望更深入了解 Google Cloud 雲端環境,並朝著 GDE(Google Developers Experts) 之路邁進……
講者
Weithenn
連續十二年成功獲選 Microsoft MVP 和 VMware vExpert 技術專家,並長期擔任網管人雜誌技術專欄作家,專長為打造 SDDC 軟體定義資料中心、HCI 超融合解決方案、IaC 基礎架構即程式碼環境……等,著有微軟 S2D 軟體定義儲存技術實戰……等共 19 本著作。
曾任 Cloud Summit Taiwan 2023, Kubernetes Summit 2022、DevOpsDays Taipei 2022、Cloud Edge Summit Taiwan 2022、SRE Conference 2022、DevOpsDays Taipei 2021、Cloud & Edge Summit Taiwan 2021、Cloud & Edge Summit Taiwan 2020、Global Azure 2020、StorTrends 2020 儲存趨勢論壇、VMware vForum Taiwan 2019、OpenInfra Days Taiwan 2019、Cloud & Edge Summit Taiwan 2019、Kubernetes Summit 2019、Cloud Native Forum 2019、Dell Technologies Forum 2019、Windows Server Summit 2018 Taiwan、台灣微軟 TechDays、MVP 技術關卡破解日……等研討會講師。
你總是使用 GMail, Google Photos, Google Map, Google Drive 等等 Google 全家桶嗎?擁抱開源文化、卻又不得不將各種個資、隱私、行為剩餘送給大手會社們?懷念撥接 BBS 時代的美好、卻擔心自架沒有 interoperability?
本議程以實務角度出發,完全使用開源套件,提供各種自架服務的小技巧。自己動手、豐食足食。
講者
miaoski
喵斯基是 CSCS 的志工,長期擁抱開源軟體。
《英雄聯盟》的大型賽事吸引了眾多觀眾,但小型比賽的曝光度較低。為了提高小型比賽的知名度,提出了「LAIC- League AI Commentator」系統,使用人工智慧技術濃縮比賽內容成摘要,讓觀眾在短時間內了解比賽的重點和轉折。系統包含用戶介面、資訊擷取、生成式人工智慧和語音合成四大部分,各自負責互動、資訊收集、分析和回答生成。團隊計劃將系統與比賽畫面結合,提升觀眾觀看體驗,增加小型比賽的曝光和關注。 The large-scale tournaments of League of Legends have attracted a lot of viewers, but smaller competitions have lower exposure. To increase the visibility of these smaller events, the "LAIC - League AI Commentator" system has been proposed. It utiliz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o condense the content of the matches into summaries, allowing viewers to quickly understand the key moments and turning point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main components: user interface, information retrieval, generative AI, and voice synthesis. Each component is responsible for interaction, data gathering, analysis, and generating responses respectively. The team plans to integrate the system with the game footage to enhance the viewing experience for the audience and increase exposure and attention for the smaller competitions.
講者
陳建廷
任職緯創-資深全端工程師
-專長| 全端開發 >系統整合 >機器視覺
專注於規劃和執行軟體架構,以確保軟體品質和功能正常運作。
在過去的工作中擔任組長,領導團隊解決問題,進行規劃和發展新技術。
強調團隊合作和協調能力,能在團隊中整合各方工作,達成共同目標。
熱愛持續學習和成長,致力於探索新技術和工具,以提升專業能力。
*渴望在未來的挑戰中持續展現專業技能,並貢獻於更大的團隊和專案中。
聯絡我
Lf2net089@gmail.com
CV - https://reurl.cc/DAEdKO
本次投稿 - https://github.com/lf2net089/PoliceWebScraping
講者
Noflag
各位大家好,我叫沈宜婷,可以叫我noflag,專攻資訊安全,體制外學生,跳脫現今教育制度,是一位致力在資安圈打拼的女性
研究項目:車聯網資安、應用程式安全、機器學習
github : https://github.com/Trinity-SYT-SECURITY
☞中華資安國際 SOC team,實習生
☞NCKU 金融資安實驗室,行動應用程式資安檢測人員
☞Google Developer Group (GDG) Taichung Organizer
講者
哈斯
我是來自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台大資工碩一學生哈斯,我國小國中高中都在美國念,我在高中的時候開始學中文跟電腦科學,然後我高中畢業的時候決定要在台灣讀書,所以我在台灣先過了一個gap year學習中文,然後我念台大資工大學部。這時候我創了台大人工智慧應用社,同時我也加入了實驗室做研究,在這段時間我跟Google, Microsoft合作在研究上。我現在除了當碩士生以外我也在創業,做軟體開發。
講者
邱子瑋
我是畢業於台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學生,邱子瑋,即將就讀台大資工所人工智慧班。
之前在大學時曾加入機器學習與機器視覺實驗室當專題生,訓練出一套能夠自動辨識草莓葉片病蟲害的模型,並結合LINE Bot,提供使用者友善的介面來操作模型,完成一個自動辨識病蟲害系統,並以這項研究在CIGR國際研討會中發表會議論文。
由於大學專題的經驗,讓我對於人工智慧領域感到十分有興趣,因此在碩士班選擇資工所人工智慧班,並且加入台大人工智慧應用社,想從中認識更多對人工智慧感興趣的人,與大家多多交流。
如果您好奇這個已連續舉辦近20年、純志工籌辦、連票都不用買、集結眾多社群參展、數十軌同場較勁、超過三百場議程的活動是怎麼煉成的,請參加此議程聽聽 COSCUP staff 第一手分享。
適合參加者:會眾、社群活動組織者、有興趣參與 COSCUP 2024 籌辦的人
講者
COSCUP Team
We are some random volunteers to make all these happen with YOU♥️ Join us: volunteer@coscup.org / https://volunteer.coscu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