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竹均's Favorite Talks
為什麼要在校園中跟大家分享開放設計的應用呢?我們如何在校園中創造社團的價值?參與社團的社員們與幹部們可以在社團活動中帶走什麼呢?
政大開放設計研究社,英文名open design club,簡稱ODC。
我們是一個新創社團,在一所沒有設計學院的校園裡面,希望扮演一個親切角色,讓無論是有設計基礎或是沒有相關背景的學生,都能從中提升對於美感的品味;培養自己動手去對這塊領域做嘗試的信心;然後也在有夥伴的狀態之下得到團體歸屬感,還有討論的空間,跟因此被激發出來的創造力。
社團近期仍然持續擴張,增加新的幹部組別,例如:負責網站架設與管理的網站組;積極與校內團體互動,例如:與Inkscape學分學程課程學生合作翻譯開源軟體中的外文;也力求串聯校外的資源和感興趣的夥伴,參與教育論壇、舉辦交流茶會等。
期許從參與到發起,累積並發揮社會影響力。
講者
楊欣玲
A student currently studying psychology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volved in marketing for the "Open Design Club," a campus organization promoting open-source software and free design. Also serves as an assistant for the internship platform in the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Additionally, holds the position of the Northern Region Coordinator in the nationwide student poetry society called "Fengqiu Poetry Society."
講者
蔡秀吉
蔡秀吉(Hsiu-Chi Tsai),土生土長南部囝仔,現漂泊北棲於新竹風城讀書,所以也可稱我為「風城秀吉」! 現為大學二年級,目前就讀於陽明交大百川學士學位學程(人工智慧-生醫組)和 清大電資學院學士班。 有榮收到教育部獎學金和我國友邦訪問研究邀請,下一步將赴查理大學第二醫學院、捷克理工大學進行訪問研究,並專注於開放性電信網路技術 O-RAN 和 電信網路雲原生的開發。 - O-RAN 科普教育: http://o-ran.at.tw/ - 個人網站:https://www.thc1006.cc/
本人出身討海漁家,家境弱勢,就學間半工半讀,以敷闔家之溫飽。我深知自已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但是今日得以接受高等教育,也算含著金湯匙的了,擁有最多機會選擇和最多資源的我們,力所能及的話,就試著回饋些什麼給社會。 因此,學術研究是我的終生職志,「教學、研究、服務」受國家之栽培,當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我樂於回饋自己的能力與專長,並致力於開源,因為我相信知識開源是加速我國產業創新的重要推手之一。 所以開源不難不要怕,即使是偏鄉高中生,也可以成為開源貢獻者!
現職:Google Developer Student Club NYCU Lead、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會交通分會副分會長
嘗試從數位的觀點切入採集社區故事,嘗試帶入數位生成工具,透過學員與社區居⺠溝通、關鍵字採集,以繪本和形式 紀錄社區環境的生命力,並再進階課程,以場域沈浸的方法,在社區中搜集老物件,透過感應和控制器, 以不一樣的互動形式展演田調故事成果,激發出截然不同的社區故事的面向。
講者
新樂園藝術空間
新樂園藝術空間從1994年籌備,1995年正式開始營運至今即將邁入第28個年頭。 以藝術家自主與協力方式共同經營空間營運,並以藝術具實驗性及當代性為創作精神,舉辦多次不同創作形式之個展,近年已計畫研究進行策劃型展覽,突破空間限制並擴大文化交流,朝向跨領域、地域、社群以多元文化與藝術方式,希望生發出台灣文化與當代藝術的各種不同面向。
講者
鄭仰峰
None
均一教育平台在 2012 年開始製作與台灣課綱相符的教育影片、開發在地化的題目,其中內容包含數學、科學、生物、英文等學科,讓學生在高科技的輔助進行遊戲化的闖關學習,進而推動個人化學習。期望讓每一位孩子,不論出身,都有機會成為終身學習者。從個人延伸到群體成就更好的自己,也一起成就我們更好的未來。
本議程邀請到均一教育平台基金會的副執行長蔡子揚與資料工程師蔡鎮宇,為我們分享如何培養數據驅動的工作文化做出決策及解決問題,以及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達成資料的有效收集與分析。期望透過本議程,推廣 data centric 的方法,透過科技與合作,提供所有孩子免費且優質的個人化學習內容與環境。同時,均一也會介紹在新的 AI 技術趨勢下,新產品與不同平台間的發展,希望能夠集思廣益,以找到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參與者,一起共創教育的創新發展。
講者
蔡鎮宇
身為一個在求學、求職路上都走過不少彎路的人,一路上碰過不少重大的轉捩點,促使我開始思考「教育」這件事。總覺得台灣的教育探索的內容太少、激發學習欲望的教學太少,讓學習順遂這件事居然變得很需要運氣的加持。連享受這麼多資源、求學路上還算順暢的我,都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找到職涯目標,更不用說擁有較少資源的學生了。
我很喜歡漫畫國王排名裡的一句台詞:「過去的努力不會背叛你」,儘管彎路沒少走,但也慶幸自己即使在彎路上也有好好走完,才造就今天這個想在均一為教育貢獻專業及經驗的我。期待能夠發揮資料的力量,還有在彎路上的收穫,為台灣教育盡一份心。
講者
蔡子揚
對於每位職場上的工作者,我鼓勵大家對自己拋出三個問題:「你從哪裡來、現在在哪裡、你要往哪裡去」。每一段職涯,終究要回到自我的實現,找到工作與個人使命的最大公因數,才能達成一個雙贏的成交。
做為一個教育科技類的非營利組織,均一不是在求生存,而是在追求教育科技領域的自我實現、擁有的是貼近人心的願景。尤其在現在這個階段,組織已經有一定成熟度,有能力的人可以好好發揮所長,很踏實地往前進。回到我自身的願景使命,此刻的均一就是我實踐創業、並傳遞創業家精神的路。
這幾年出現了許多充滿爭議的數位政策,包含中介服務法草案、數位身分證等,但是推動這些政策的機關(像 NCC 及數發部),明明就有在推廣網路治理的多方利害關係人模式(multi stakeholders model),為什麼不能每年固定辦理 Open Policy Meetings,直接開放數位政策的參與?還有哪些聲稱開放的數位政策,建構的過程實際上缺乏開放精神呢?缺乏多方利害關係人的開放參與,又會造就什麼不平等?
講者
Cheng Peng
yIGF.tw 共同發起人(台灣青年網路治理論壇)、g0v「new safeID 換洩證號」專案坑主、目前就讀東吳大學法律碩士班,學著當法律 complier。
覺得網路治理的多方利害關係人模式很迷人,最近正在跟羊駝玩耍,希望能在路上撿到 H100。
說到開源/開放 (Open Source),耳熟能詳的是開源軟體。開源設計或稱開放設計 (Open Source Design 或 Open Design) 是近三年才開始嶄露頭角。開源設計是一種透過開放和共享的方式,讓人們可以自由地存取、使用、修改和分享設計資源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可以促進設計師與其他專業人士共同學習、交流合作,促進設計的發展,並且培養人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個開源初學者,我踏出了開源專案的第一步,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開源與設計領域的價值,讓我們能夠共同創造更多具有影響力的設計作品,推廣開源和設計的創新與發展。
講者
EvA ChU
在金融科技和科技領域擁有十多年經驗,我擔任用戶體驗 (User eXperience, UX) 顧問和總監,領導團隊並解決用戶體驗之挑戰。除了在 UX 方面的專業知識,我還有 2.5 年的後端開發和 Oracle 資料庫經驗。目前為技術支持 (Tech. Support Group) 小組的創始人,也擔任 Google Women Techmakers (WTM) Taipei 大使 (Ambassador),領導團隊舉辦各種活動 ; 除此之外也是 Google Developers Group (GDG) 臺北組織者 (Organizer).
I have over a decade of experience in the Fintech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where I've worked as both a UX Consultant and UX Director. My expertise lies in leading teams and solving user experience challenges. In addition, I have 2.5 years of experience in backend development and Oracle database. I am proud to be the Founder of the Technology Support Group and also hold positions as the Google Women Techmakers (WTM) Taipei Ambassador and organizer at the Google Developers Group (GDG) Taipei community. In 2022, I had the honor of being invited by the Taiwan government and the Foundation for Women's Rights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to speak on the topic of DEI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Furthermore, in 2023, the WTM Taipei chapter that I lead had the privileg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annual Google I/O Extended conference.
今年是justfont的開源字型粉圓體推出的第三年,從誕生以來這三年發生了什麼事,未來又將面臨什麼樣的命運呢?!
講者
千秋
はおーっ!涼風千秋です!
前端架構師,字體設計師,業餘繪師,神使狐狸大小姐,喜歡優雅、可愛的東西
喜歡跟大家分享有趣好玩的事物\٩( 'ω' )و ///
噗浪佈景東京乃空的作者,justfont 粉圓字型的設計師。
現在網路上隨意搜尋即可獲得許多設計模板,但為什麼設計師這個角色仍舊存在呢?在本章將帶領你了解設計師在製作一個專案時,在每個環節中設計師考量了哪些問題。 figma 提供許多外掛,讓設計師們可以快速的繪製出網站畫面,然而許多的外掛之下,我們如何挑選適合的外掛成了另一個小課程,在這裡將介紹常用外掛,並且製作一個簡單的網站作為範例,告訴你設計師在製作網頁的思考過程中,做了哪些決策。
講者
田佩穎
我是一個喜歡觀察使用者的設計師
COSCUP 作為臺灣開源的盛會,但我們在做設計時,常常被那些商用軟體給綑綁。又我們常常不經易的狀態下使用了商業的圖庫,在這樣的 Open 的社群文化之中我們實在格格不入。在 2018 擔任行銷組組長時受前總召 Bob 提醒之下開始了ㄧ個整理各種 COSCUP 用過的素材、作品的工作,當時即期待如著作權無疑慮的圖、原始檔案可以都公開,中間一度整理到一半棄坑。 到了 2023 年又突然重拾這計畫,但契機在於怎樣讓大家更快速不要被 Adobe 綁住一定要在電腦前才能出圖,因而試著用 Canva 整理了一下本年度素材做成框,既然做成框了就做成樣版吧!既然做成樣版了,就再順便公開ㄧ下吧!這議程會分享這個過程,還有ㄧ些之前在整理時公開前曾經討論過,及有些年很可惜的不能以 CC 授權公開釋出這些素材我們卡住的地方,期待未來 COSCUP 的素材都公開出來後,能長出更加多元的宇宙。
講者
劉雁 (Yanyiyi)
2013 幫 Muka 救火掉進 COSCUP 行銷坑,就坑坑相連出沒在 SITCON, g0v Summit, CCTW 中,也當過拉贊及出納志工小精靈。資傳碩班時接觸了資訊社會學,進而思索怎樣讓地方或人文的人都能快速接觸開放精神,也試著在一些文恐行動中試著嘗試開放的概念。曾在某前瞻計畫中試著推動開放資料與 CC ,突然醒悟覺得來 OCF 可試著從不同角度「更用力」使力。
這場分享將帶大家了解實踐開源理念也可以是一個專業的正職工作。先在開頭帶大家看過國際大企業設立的開源辦公室有什麼職位?分別從事什麼工作內容?接著從這些開源辦公室的敘述中去探討企業在開源管理中應該做到什麼,才能實踐開源理念、做到合規授權條款、降低開源資安風險、提升企業與開源社群互動。後半段會透過開放文化基金會的經驗分享,指出台灣企業在開源管理上面臨的挑戰。這股趨勢昭示著台灣市場上有尚未滿足的開源管理的需求,正是開源人才發展職涯的一條道路!
講者
開放文化基金會
開放文化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透過推廣開放科技和跨界合作,在台灣持續的銜繫科技社群與其他公/私領域,來促成開放共創保障數位人權、支持透明涵融的數位公民社會。
自 2014 年創立以來,我們以法人做為組織形式,支持台灣 30 多個開放科技社群,在過程中,不僅是持續性的推廣開放科技概念,我們也開始參與政策倡議,為眾人的數位人權發聲,進而創建了一個在台灣發展開放科技的基地。這些成果並非由開放文化基金會 (OCF) 獨立實現,而是透過科技社群和公民夥伴一起促使台灣的數位/網路環境變得更加公開、透明和公眾參與 — 不論這樣的參與是以個人、社群或是組織為名義。
開放資料相關政策推動至今超過十年;數發部到八月就成立滿一年,固然數發部幾乎都以 CC0 公開其資料,但各政府單位面對「開放資料」依然有著不同「許多不可抗力」石頭檔在前面。 這分享將從ㄧ個鐵道文化興趣者,其在文資抗爭、文化行動各種對臺灣開放資料的實際困境、經驗及觀察。接著進一步以臺灣文化與交通的開放資料,以應用實例介紹五星開放標準,隨著認識與數星星過程中(同時許願)讓更多星星、更開放開放的資料應用,成就我們更便利的數位生活!
講者
劉雁 (Yanyiyi)
2013 幫 Muka 救火掉進 COSCUP 行銷坑,就坑坑相連出沒在 SITCON, g0v Summit, CCTW 中,也當過拉贊及出納志工小精靈。資傳碩班時接觸了資訊社會學,進而思索怎樣讓地方或人文的人都能快速接觸開放精神,也試著在一些文恐行動中試著嘗試開放的概念。曾在某前瞻計畫中試著推動開放資料與 CC ,突然醒悟覺得來 OCF 可試著從不同角度「更用力」使力。
眾多BBS站台曾經是70-90年代(6-8年級)學生時代的樂園,也因為原始碼開源共享的性質讓大大小小的站台邊地開花,然而當年大多數的站台已不復存在,既有的站也面臨維護量能不足以應付現代網路環境的挑戰。本短講將介紹 BBS 對近代台灣網路社群文化的影響,講者從 BBS 新手使用者轉變為開源貢獻新手的心路歷程,與近年來開源社群對 BBS 開發上做出哪些貢獻。最後與大家一起討論如何結合開放文化與 BBS 文化以期皆能永續經營。
講者
r2
本於好奇心嘗試在人文與科技結合的歷史找尋意義與理想的網路考古初心者
從設計社群到設計圖書館:UX 四神湯開放平台的故事 - The Journey from Design Community to Open-Source Design Library
UX East meets West (UX 四神湯) aspires to create a world where designers from various backgrounds can effortlessly collaborate and flourish together. Since 2017, we have been publishing design articles on Medium and running design events and workshops to share design knowledge. In 2020, we launched a design mentorship program to further connect Taiwanese designers globally. Through this program, we have amassed a wealth of design resources from various designers, prompting us to establish these resources as an open-source library in 2023.
In this talk, we will guide you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our open-source design library. We hope to engage more like-minded individuals, encouraging their contributions to continually enrich our library. We believe together, we can shape a more innovative and inclusive future for design.
自2017年起,UX 四神湯不斷在 Medium 發布設計文章,同時也持續舉辦設計相關活動與工作坊以分享設計知識。到了2020年,我們推出了一個設計導師「深夜食堂」計畫,更進一步將來自台灣的設計師互相連結。透過這個計畫,我們累積了大量來自各地設計師的設計資源,並在2023年以這些資源為基礎,建立了一個開源的設計圖書館。
在這次的演講中,我們將分享這個開源設計圖書館如何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士加入。
講者
Ben
Ben is a product designer, community organizer, and indie app creator. He's alway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little designs that can make a big impact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s. He's currently working as a Senior Product Designer at Lokalise, where he leads the design for the collaboration experience. He is also the creator of OpenDesign.tw and the curator of UX East Meets West, one of the largest designer communities in Taiwan.
講者
Zoe
Zoe is a designer and a member organizing UX East meets West. She has realized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disparity and has always wanted to share more knowledge with more people. She believes that diverse perspectives brought by thinking can allow individuals to see more possibilities.
你總是使用 GMail, Google Photos, Google Map, Google Drive 等等 Google 全家桶嗎?擁抱開源文化、卻又不得不將各種個資、隱私、行為剩餘送給大手會社們?懷念撥接 BBS 時代的美好、卻擔心自架沒有 interoperability?
本議程以實務角度出發,完全使用開源套件,提供各種自架服務的小技巧。自己動手、豐食足食。
講者
miaoski
喵斯基是 CSCS 的志工,長期擁抱開源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