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ersity and Inclusivity in Tech - Healing Lectures
開放文化下公民參與的困境與倦怠:淺談社會運動創傷
講者
陳湘妤
心理師/作家/coder IG: @siang.write
藝術家之死:數位時代下,如何作為一位創作者,並且存活
講者
陳昱澄
None
多年以來,諮商一直被詬病是「布爾喬亞」階級才能夠使用的資源,今年雖然有各種政府方案推出,但仍然供不應求。幸好,這幾年transformer AI興起之後,「用CHAT GPT 替代諮商時協助情緒陪伴和自我探索」似乎變得可能,至少能夠以相對低點的價錢,協助當事人在低潮的時候擁有出口。這次的報告將會著重在三個方面:1.如何讓AI呼呼你?2.召喚AI自我探索卡3.AI協助網路霸凌與多元性別議題。
講者
海苔熊
作者簡介 海苔熊 諮商心理師、心理學作家、Podcast主持人。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學士、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彰化師範大學諮商輔導學系博士。專業包括親密關係、感情議題、社會心理學、正向心理學、沙遊治療等。在泛科學、女人迷、失落戀花園、姊妹淘等多個平台寫作專欄,也擅長以溫暖的手寫字、貼近人心的Podcast節目,在社群上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著有《在怦然之後》、《暖傷心》、《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因為有黑暗,我們才能在彼此生命裏靠岸》等書。 ig / threads / Youtube : haitaibear Facebook : 海苔熊
如果不是強者,能夠在開源社群活下來嗎?這個短講是關於一位非營利組織工作者在開源社群g0v挖坑(disfactory)五年後,心裡一直想的事。
講者
小海
現職地球公民基金會兼任專員。長期關注公民社會發展,擅長創造群眾與議題互動現場,喜愛探索異質觀點與梳理資訊傳播路徑,期盼能促進公共溝通的無限可能。